目录
征文选登
戏曲板式并非只能表示节奏——兼论戏曲板式在戏曲舞台上的作用张大选;3-5+29
文艺评论
浅析浸没式戏剧《成都偷心》的戏剧美学创新梁梦苇;6-7
试论清末民初中国传统戏剧与西方古典戏剧中的女性形象郭文轩;8-10
戏剧研讨
带给演员艺术自由的精神工具——对迈克尔·契诃夫表演方法的思考与实践黄雪蓓;11-15
《纳书楹曲谱》及“叶派唱口”之音乐文化传承价值研究雷东霞;16-18
基于五力模型浅析上海市音乐剧竞争状况张珂炜;卢长利;陆佳妮;19-20
戏剧表演中台词技巧运用策略刘倩;21-22
戏曲演员表演念白的处理唐祖洪;23-24
浅析戏剧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张婷;25-26
沉浸式VR技术在山东柳琴戏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杨奇;27-29
沉浸式戏剧在国内的发展陈林茜;30-31
浅析河南曲剧的现实生存问题张建霞;32-33
论京剧老生教学创新董玉刚;34-35
青衣表演之漫谈王清梅;36-37
秦腔旦角表演艺术分析张小娜;38-39
在局限中寻求突破——探析军旅戏剧的舞台服装设计汪玲玲;40-41
《樱桃园》的当代文化启示邱天琪;42-43
对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音乐创作的思考——观普契尼的歌剧《图兰朵》有感苏思颖;44-45
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研究侯丽娜;46-47
群文戏剧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转型李红英;48-49
高中音乐课中戏剧表演课的音乐核心素养渗透王晓红;50-51
音乐研究
论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歌唱的影响王晓霞;52-53
音乐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探究徐嫣;54-55
双钢琴演奏与教学形式在艺术类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刘娟;56-57
户外音乐节与都市新民俗建构——以上海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为例关旭;58-61
中国古代律学思想的理论构建安琪;62-63
初探中国民族乐器发展之路韩玉;64-65
浅谈“SLS”最新流行音乐唱法的歌唱技巧李尚锋;66-67
单簧管基础演奏技巧与练习杨慧娟;68-69
贵州省惠水县摆榜苗族婚嫁音乐现状初探杨庆;苏世奇;70-71
不同风格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分析陈婷;72-73
红色歌曲文化特点论析——以山西抗战歌曲为例孙志岗;74-75
浅析《我的爱人你可听见》的演唱技巧李建华;76-77
浅析圆号低音区的吹奏技巧——以《夜曲》为例龙杰;78-79
《秋——帕米尔,我的家乡多么美》的创作特色及演唱分析袁彤;80-81
古诗词艺术歌曲《如梦令》的演唱分析徐倩倩;82-83
琵琶协奏曲《云想·花想》音乐特征及其演奏表现分析魏冉冉;84-85
大学生音乐素质水平现状与教育对策杨华;吕方;86-87
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冯明明;88-89
浅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改革与创新李明月;90-91
高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教学研究孙丹红;92-93
“翻转课堂”模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黄子洋;94-95
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张娜;96-97
疫情期间“线上声乐课堂”的探究张永慧;刘畅;98-99
浅谈民族音乐与大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结合的对策张帆;100-101
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创新分析胡永强;102-103
浅析欧洲音乐教育家在中国的教育经历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张洋;104-105
流行音乐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武雨东;106-107
二胡演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究曲晓玲;108-109
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的传承探讨李冬梅;110-111
舞蹈空间
高山族传统民俗舞蹈的传承和创新研究向琨;112-114
“火”象征的彝族舞蹈文化分析曲木阿支;115-116
关于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探讨李青;117-118
现当代舞蹈创作引发的思考李冬梅;119-120
少儿舞蹈编创中题材选择与动作编排的研究于馥尔;121-122
高校地方舞蹈品牌课程构建研究——以承德丰宁满族蝴蝶舞为例王晶;123-124+137
浅谈师生共创舞蹈作品行动方案——以贵州师范学院艺术教育专业为例主懿芹;125-126
浅析舞蹈编创中如何进行内在探索与外在表达——以现代舞编创为例乔原;127-128
民间舞课程按专业程度进行教学的改革探索雷莹;129-130
舞蹈科学理念在高校舞蹈教学发展中的实践研究王常琳;褚雪菲;131-132
影视观察
当下国产大女主剧女主角形象特征“玛丽苏”化的分析瞿萧荻;133-137
跨媒介叙事与气味美学:以《唐人街探案》网剧为例王旭;138-139
末日审判、英雄想象与全球寓言——90年代以来欧美疫情灾难片的类型风格读解鄢佩;140-142+145
存在主义视域下电影《第七封印》哲学之思杨雪;143-145
内容与话语:电影评论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比较研究吕玮玮;146-147
浅析左翼电影时期两类作曲家群体创作特征的异同——以贺绿汀和聂耳为例王若松;148-149
焦虑、疏离、乡愁:贾樟柯电影的空间叙事付嘉诚;150-151
遮蔽与解蔽:日本动画片《再生之日》的教育伦理省思刘永琪;152-154
《十二公民》所昭示的社会偏见之浅析孙红竹;刘胜男;155-157
香港系列电影《反贪风暴》:超稳定美学和伦理失范的杂糅冯靖;158-160
从《锦衣之下》热播看网络粉丝圈群的助推模式及启示张婧;161-162+171
浅析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困境与创新——以《故事里的中国》为例王乃玉;163-164
电影“不确定性”表达方式的得与失——以《紫蝴蝶》为例:一次并不成功的探索裴旖旎;165-166
艺术的阐释与艺术的终结——以电影《房间》为例马楷博;167-168
教育论坛
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——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《音乐剧》课程为例张婧;169-171
山东派古筝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融合研究房红颖;172-173
文化天地
新时代“美好生活”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陈海燕;174-175+182
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体系的探索何庭镒;袁月;176-177
宋词研究概况朱琴琴;178-179
欧阳通《道因法师碑》的当代启迪意义刘淮;180-182
“解构”与“重构”——《曲终人散》的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项李欢;183-184
论五行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创作艺术中的体现王瑞婷;185-186
泛娱乐时代网页视觉形态设计的审美导向研究林珍香;黄睿;187-188
现代环艺设计中传统建筑装饰的运用研究王东骅;189-190
浅谈VR与AR技术对数字媒体艺术影响李妍钰;191-192
关于《平凡的世界》平凡结局的探究——以主人公孙少平为例顾海倩;林燕;193-194
追寻爱——解读朱利安·巴恩斯的《爱,以及其他》王丝莹;195-196
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分析刘华玉;197-198
《戏剧之家》征稿函2
第一届“华师科技园杯”优秀学术论文征文启事1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