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文艺评论
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视域下解读《浮士德博士的悲剧》王菲;3-4
现实主义戏剧的“荒诞”因素——以《天下第一楼》中的卢孟实为例杨亚琼;5-7
理想主义的祛魅:霍华德·布伦顿戏剧《高尚》评析吴迪;8-11
戏剧研讨
浅析“铃木演员训练方法”排练《大鼻子情圣》的工作过程谷京盛;12-17
舞剧《天鹅湖》第二幕中舞台调度的叙事功能探析窦心语;18-20
浅析京剧与美声唱法的异同——以梅派唱腔为例周畅;21-22
基于图形符号学的戏剧脸谱信息解析郑丽伟;23-24
传统戏曲服饰特点分析秦志力;25-26
浅论舞台表演中人物潜台词的挖掘与处理金夏;27-28
漫谈舞台晚会中的导演创作农玫斌;29-30
从语言学角度论闽东戏曲语言的现代化刘艳;31-35
粤剧艺术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创新应用分析郗彩莲;王军;王少群;36-38
粤剧旦角角色的理解及塑造梁晓莹;39-40
闽剧中武生形象的重要地位陈阳;41-42
新媒体视域下益阳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黄慧雅;43-44
抚州采茶戏中的戏曲舞蹈文化资源保护研究朱湘;45-46
探究中国淮剧表演艺术中的综合性武林;47-48
皮影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薛凌;蒋璧蔚;张文;49-50
合肥地区黄梅戏民间团体探究——以益兴黄梅戏艺术团为例宣郑冉;干桂露;51-52
表演专业形体教学改革初探——谈“铃木演员训练法”在表演专业形体教学中的应用吴铱;53-54
蒲松龄俚曲【玉娥郎】装饰型润腔的演唱分析蔡凤萍;55-56
浅析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的舞蹈与音乐创作刘爽;毛荣;57-58
从《琐事》看苏珊·格拉斯佩尔的女性主义思想许帆;59-60
深入教学实践探索传承地方戏曲文化——以《闽西汉剧中的“精灵”——丑》为例施石英;61-62
地方戏剧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杜思雨;63-64
音乐研究
浅谈巴赫《哥德堡变奏曲》及不同版本的演奏——以朱晓玫和古尔德演奏版本为例张悦;65-66
萨克斯演绎下古典与爵士的完美结合——以《希腊组曲》和菲尔·伍兹的《奏鸣曲》为例高孚嘉;67-68+103
中国钢琴音乐标题性特征的文化内涵探析张晓敏;69-70
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和放松研究张晓轩;71-72
关于傣族音乐艺术特点的浅析和弘扬发展方式的思考蒋苓;73-74
浅析二胡曲《红梅随想曲》演奏技法王煜琦;75-76
音乐作品分析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郭恒欣;77-78
钢琴表演中的美学分析赵晓雪;79-80
浅析键盘即兴在音乐行业中的运用和发展田思雨;81-82
竖琴在管弦乐队中的表现陈天飏;83-84
论19世纪小提琴法国学派和德国学派的艺术特征——以维尼亚夫斯基和约阿希姆为例刘毅霞;85-86
新媒体时代新民歌的发展趋势王慧颖;87-88
声乐作品选择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性研究张海霞;89-90
声乐演唱中技术对情感表达的影响蔡楠;91-92
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有机结合分析张然;93-94
新媒体时代对美声唱法表演形式的发展金锐;95-96
聚群众智慧 与时代同行——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的创新探讨毕英爽;97-98
维瓦尔第《四季·冬·第二乐章》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分析张辰柯;99-100
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不足及改革建议高平;101-103
艺术实践——培养声乐表演人才的重要途径刘栋梁;104-105
“衡阳丝弦”进课堂教学效果研究邓婷;吴赛妮;106-107
论舒伯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(D960)的创作特征与演绎方式陈珊珊;108-109
探析琵琶曲《春蚕》的演奏技法和情感表达孙绍玲;110-111
当前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有效途径分析张丹;112-113
改善高校音乐教学中古钢琴的使用现状的思考兰涪玥;114-115
新时期古筝音乐教育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及策略探究芦阳;116-117
高职音乐鉴赏课中审美能力的提升探讨严嘉澍;118-119
高师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陈静;120-121
新时代语境下审美理想构建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祁萍萍;122-123
舞蹈空间
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张馨;124-125
论钢琴伴奏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宋欣语;126-127
海阳秧歌元素创作舞台方式探究张雅芹;128-129
小众鼓韵谁人知?——东北地区满族单鼓舞的传承与展望石钦;130-131
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白玫;132-133
幼儿舞蹈创编时舞蹈元素的渗透策略分析唐文娟;134-135
互联网背景下“高师”舞蹈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初探——以《舞蹈美学》课程为例阳秀红;陶媛;136-138
如何在素质教育舞蹈中传承民族文化——以研创小学高班舞蹈课程《让我们荡起双桨》为例陈琳;139-140+146
探析舞蹈教育中的舞蹈艺术表演张舒;141-142
影视观察
浮世悲欢:桑弧都市三部曲中的中年群像梁梦苇;143-146
类型拓展中的身份想象——“德宝”城市喜剧研究阳宗原;147-149+162
浅析悬疑叙事中的双重道德审视——以影片《误杀》为例李孟玲;袁智忠;150-151
黑暗冷雨中的“赛博格”——《银翼杀手》系列科幻片的后人类哲思孙雅萌;152-153
浅谈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改造——以《奔跑吧兄弟》为例闫晓庆;154-155
IP影视市场与传播路径分析宁佳琦;156-157
关于数字媒体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杨乐萱;158-159
沿袭的情节与叙事重心的偏移——论《江湖儿女》中女性主体塑造闫弘;160-162
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与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维度崔常俊;163-164+194
《我和我的家乡》:互文与共同记忆指向陈路遥;陈浩宇;165-166
垂直类综艺节目的发展进向——基于《这!就是街舞》的考察张晓宇;167-168
浅析中国情景喜剧的戏剧性——以《武林外传》为例张弛;169-170
从艺术创作角度看电视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杜琳;171-172
教育论坛
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学评价发展秦红梅;173-174
音乐理论课程创新改革路径探析王佳;175-176
高校乐理教学的多元探索余嘉安;177-178
小组合作模式在高职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尤薇;179-180
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分析——以苏少版教材为例吴佳晔;181-182
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的意义及其措施探究陈小花;183-184
文化天地
中俄早期文学作品中的弃妇形象比较——以《卫风·氓》和《苦命的丽莎》为例鹿译佼;185-186
《被掩埋的巨人》的倒U形叙事结构张天歌;王钢;187-188
浅论司空图《二十四诗品》“纤秾”之美郭娜;189-190
浅析以《宫乐图》为主题的《合欢》丝巾设计娄颖杰;191-194
浅析网络流行语“佛系”李会迪;195-196
浅析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必要性陈亚捷;197-198
戏剧之家首届“黄鹤杯”全国优秀戏剧剧本征文启事
2
《戏剧之家》征稿函
199
贾晓东作品欣赏
贾晓东;2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