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文艺评论
《荷兰人》中的戏剧冲突及身份建构徐天啸;佘军;3-5
漫谈戏剧中国化卜诗琪;6-8
戏剧研讨
铃木忠志演员训练法研究郑浩楠;9-11
演唱技巧和肢体语言在歌剧表演中的重要性分析金银顺;孙冬冬;12-14
歌剧《沂蒙山》选段《爱永在》的作品特征及演唱分析张华鑫;15-17
浅谈戏曲音乐的现代化——京剧《海港》与中国传统京剧的差异凌钰;18-20
《牡丹亭》文字观之二:生死纪准;21-24
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剧种与少数民族戏剧题材探析李青峰;25-27
探究如何做好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马振原;28-30
戏曲字幕在戏曲舞台艺术中的作用陈莉;31-33
数字化语境下中西戏剧舞台设计——以21世纪以来的戏剧舞台设计为主孟燕;34-36
探析话剧表演训练的有效措施尹一鸣;37-39
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邵阳花鼓戏传承保护研究王浩;匡泓锦;谭亚群;40-42
戏曲武生表演探思史沭南;43-45
豫剧“十八兰”考论王建浩;46-48
新媒体背景下秦腔的传播吴月;49-51
论民族歌剧《木兰诗篇》男主角刘爽的性格特征李佳敉;52-54
浅谈秦腔须生的唱腔与表演黄来望;55-57
淮海戏花旦行当的表演探讨周萌萌;58-60
音乐研究
浅析管乐团发展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张雪;61-63
“古韵今声,和诗以歌”——浅论古典诗词歌曲《黄鹤楼》的创作与演唱高琦;64-66
嘻哈音乐歌词叙事对冲突激化的反拨陈瑾羽;67-70
文化视阈下关于中国流行音乐的研究张罗箫;崔琦;71-73
中韩大众音乐文化交流现状分析与思考陈欣;74-76
《蓝色狂想曲》在手风琴上的演奏技法分析曹野;77-79
论美声唱法中女高音的个性和共性何颖;王玉楠;80-82
歌曲《歌》的艺术特点与演唱分析崔丹琪;83-85
小号在陕北民歌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》中的吹奏技巧及演奏心得分析徐唯佳;86-88
论钢琴表演中心理素质的调控与培养仲嘉雯;89-91
论钢琴演奏触键在不同音乐时期的特征李蕤博;92-94
非遗视阈下鲁西南两夹弦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张瀚之;95-97
古筝摇指技术的线性审美与演奏表现刘雪琳;98-100
非遗视域下唢呐专业教学法创新研究吴权喜;101-103
竹笛演奏的艺术特征及技巧研究韩雷;104-106
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及钢琴作品《月光》浅析何思璇;107-109
浅析歌剧《魔笛》的演唱分析——以《我感到》为例石晶;110-112
景颇族“目瑙纵歌”中民族器乐教学思想研究刘力源;王一川;113-115
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教学改革研究王耀;116-118
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提升的对策分析孙嘉;丁琰彦;119-121
岭南风格声乐作品在高职声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——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为例万珊珊;122-124
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探究刘帅鹏;125-127
舞蹈空间
浅谈少儿舞蹈科学训练的方法杨琳轩;128-130
浅析山西忻州“二鬼摔跤”表演特色及发展价值马倩倩;131-133
舞蹈教育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思考谢祈;134-136
钢琴伴奏如何更好的配合舞蹈教学赵帅;137-139
刍议舞蹈中的意境营造——以舞蹈《月映双杭》为例张渊;140-142
民俗活动的变迁——读傅谨《草根的力量》谈民间舞蹈教学白宁;143-145
影视观察
被接受的性与被拒绝的男性——电影《爱情神话》散文化叙事下的女权易杰;146-150
浅析电影《地久天长》的时空叙事王雅文;151-153
空间隐喻与意象表达:论电影《寄生虫》的空间叙事杨凯;154-156
经典老片重映现象解读——以《天堂电影院》为例史歆逸;李亢;157-159
《中国机长》叙事特点分析赵亚男;160-162
浅谈校园微电影的制片与管理芮晓珍;李茂枝;163-165
论网络电影产业王维;166-168
教育论坛
公共艺术课程《声乐表演基础》的教学策略与作用分析方晓;169-171
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分析任思锦;赵璇;石茜睿;172-174
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成佳华;175-177
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耿苡;178-180
将传统优秀歌曲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路径研究——以农村基层中心小学为例张溪;王梦娇;181-183
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真实学力的概念解析徐燕妮;184-186
文化天地
AI让艺术更具创造力叶泽坤;187-189
从四大艺术形象看侗族民间文学的人民性杨雅芳;190-192
浅析《老人与海》的叙事人称和人物话语郝锐;193-195
浅析民族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占历妮;196-198
《戏剧之家》征稿函
2
第二届“黄鹤杯”全国优秀戏剧剧本征文启事
199
戴中伟美术作品
戴中伟;200